孟子的孝道思想

  培訓講師:孟昭年

講師背景:
孟昭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守望者v國學教育專家、儒孝文化培訓師、國學培訓師、演講家v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客座教授v深圳孟子文化學院副院長v濟寧思孟文化學院國學講師v北京立德興邦教育有限公司國學培訓師v曲阜鶴鳴國學院教授v洛陽省工療修養(yǎng)基地國學培訓 詳細>>

孟昭年
    課程咨詢電話:

孟子的孝道思想詳細內容

孟子的孝道思想

孟子的孝道思想
人為什么要孝
神仙體系的孝
畜生,鬼道的孝
人類的孝(哲學中的第一因)
二孝的解釋
1,孝的本意
2,孝的源流
三、孟子講的孝
1,孝親: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
君則 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
2,事親: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親
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
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3,尊親:孟子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
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br /> 4,教化:孟子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四、孟子講什么是不孝
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啃老族)一不孝也;
2,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
3,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以前是父母住堂屋,現在是年輕人煮堂屋)三不
孝也,
4,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
5,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6,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保ā睹献印るx婁上》)焦循《孟子正義》:“于禮有不
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
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于禮有不孝者三者,
五,總結
1,孝有利于培育感恩,
2,孝有利于培育責任感
3,孝有利于培育信任度






 

孟昭年老師的其它課程

教學目標《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與《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洞髮W》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

 講師:孟昭年詳情


用《弟子規(guī)》培養(yǎng)優(yōu)秀員工——學好《弟子規(guī)》,做好中國人培訓對象——企業(yè)中高級管理干部、全體員工和國家公務員;培訓目標——1、讓員工懂得對上級、下級職業(yè)規(guī)矩,在職場、在企業(yè)基本規(guī)矩;2、培養(yǎng)感恩、忠誠、認真、誠信、負責任和付出的優(yōu)秀員工;3、建設和諧、大愛、真誠和幸福的企業(yè)氛圍;第一章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好員工第一節(jié)、企業(yè)危險品——有才無德的員工第二節(jié)、好員工評價

 講師:孟昭年詳情


《孟子成圣之道》【教學目標】孟子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孟子捍衛(wèi)、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后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成圣之道》的課程旨在對亞圣孟子生平及其重要思想的的追述,讓學員不僅能夠了解亞圣孟子的成圣之道,更能夠真切感受到孟子那崇高的生命與人格,從而感發(fā)孩子遠大志向,引導孩子立下成就

 講師:孟昭年詳情


孟子的管理思想一、孟子的管理思想孟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歷史上孟子提出的性善論,成為推行仁政的管理思想原點。在古代的等級社會中,他對政治等級、社會等級、道義等級的區(qū)分和論證,為三者設計了嵌合式的穩(wěn)定秩序,從而成為古代組織層次關系和運行機制的思想基礎。孟子進行的王霸之辯,勾勒了仁政的社會輪廓;他所主張的制民之產,恒產恒心,對古代經濟基礎和思想觀念的關系有著

 講師:孟昭年詳情


孟子思想中的人格教育一,孟子講的理想人格孟子講的人格:內圣外王,人人皆可為堯舜,“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钡暮迫徽龤庵?。二、孟子思想中的君子之道1、內圣之道:內圣根于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

 講師:孟昭年詳情


修齊平治   11.29

修齊平治——高尚的理想與追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君子的高尚理想與追求!原文:《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身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

 講師:孟昭年詳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