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日本:好一個可怕的鄰居和競爭對手!

 233

日本國土面積約37.7萬平方公里,其中4/5為山地與丘陵;約為我國國土面積的1/25,人口約1.3億,約為我國人口的1/10。2002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約為4.8萬億美元,約合40萬億人民幣,次于美國的8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3萬多美元,居世界前列;同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9萬億人民幣,約為1.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900美元,居世界較靠后的位置。就是說,平均一個日本人生產的價值,相當于33個中國人。

日本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國民儲蓄總額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金融大國和最大的債權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擁有的美國國債達2000多億美元,對外的純資產金額為8910億美元,是居第二位的德國1818億美元的4倍多。我國擁有的美國國債約為600多億美元,對外純資產金額不詳,據推測,或許可以達到日本的1/10。

數字日本之二

世界1996年技術貿易輸出額美國最高,為299.7億美元,日本第二,64.6億美元,英國第三,為53.5億美元;日本自行研制的H-2A火箭發(fā)射升空而在技術貿易輸入額上,日本為98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且一直處于出超狀態(tài),而對亞洲技術貿易的主要對象:韓國696億日圓,泰國513億日圓,中國大陸位居第三496億日圓;可以看出:日本引進科學技術十分積極,同時對中國的技術貿易相當保守,而且基本上保持著至少20年的領先態(tài)勢。同期,中國技術貿易輸出額與輸入額很低,均不到10億美元。中國是日本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貿易國;99年兩國貿易總額為700億美元,88年以來,日本對中國的貿易始終處于入超狀態(tài),99年達到220億美元,2000年達到250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第一大經濟貿易伙伴國;日本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基本上是高技術附加值制成品,如家用電器、汽車、精密儀器等;中國對日本出口的產品則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含量較低的初級產品為主。

不論在技術貿易還是在產品貿易上,我國資金規(guī)模相對弱小的企業(yè)還很難在技術層面上與日本的企業(yè)抗衡。至今沒能擺脫出口一億條褲子換一架飛機的狀態(tài)。鑒于此,一位對華持友好態(tài)度的日本朋友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加入WTO之后,中國很難用財政補貼的方式扶持出口,但可以以國家財力加大技術貿易的輸入,再通過某種方式轉讓給企業(yè),以此加強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國際競爭力。以我國每年1.8萬億人民幣的財政收入,這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數字日本之三

談到日本的高度發(fā)達,人們異口同聲地說:教育。日本的高度發(fā)達得益于完善的教育和由此培育出的高素質國民。

一個舉世公認的觀點是:教育是一個國家能否建設成為文明社會、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教育戰(zhàn)略的競爭,是國民素質的競爭。目前,日本文盲率為零。日本適齡兒童與少年已經達到了100%的小學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96.8%的初中生入高中學習,將近50%的高中畢業(yè)生升入大學學習;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8%。

日本有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8位是自然科學方面的。日本已經制訂計劃:在未來50年中,將此人數提到30名??萍既藛T總數,按照萬人人口和萬人勞動力比例兩種口徑計算:1965年,日本僅相當于美國的1/3,然而,到了1986年,日本就超過了美國,居世界第一,分別為:55.1/萬人和102.2/萬人;專利申請件數日本為38.9萬件,居世界第一;而據“搜狐視線”報道,我國文盲半文盲人數約占全人口的15%以上。該報道提供的數據如下:根據《世界銀行發(fā)展報告》,92年度我國的教育經費只占政府預算的2.5%,這一比例到93年、94年更下降到2%以下,在世界151個國家中,名列第149位。全國仍有1/4的縣沒有普及小學教育,貧困地區(qū)、山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小學升學率只有30%,中學升學率只有10%。全國平均中學升學率只有44%,也就是說,全國有56%的孩子沒有讀到中學。全國大學升學率不到2%,92年的統計為1.4%。即使完成國家“教育發(fā)展綱要”的計劃,仍大大低于世界大學生占人口的平均數:16%,更無法與高收入國家大學生占總人口的42%相提并論。至今,人口十倍于日本的我國,尚與諾貝爾獎無緣。

日本比較教育學者南亮進認為:我國的初級教育相當于日本1905-1910年的水平,落后85年;中等教育相當于日本1915~1920年的水平,落后75年;高等教育相當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70年;教育經費相當于日本1925年的水平,落后65年。在我國工業(yè)職工中,高級技工占2%,中級技工占24%,初級技工占74%,而同期日本的高級技工則占32%,中級技工占43%,初級技工只占25%。在高、中、低級技術職稱比例方面,中國大陸是1:7.4:20.3,而世界平均為1:3:6,發(fā)達國家為2:4:5。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國工業(yè)產品中,每年殘次品造成的損失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了。在這樣的技術教育水平之上,我們能成為世界工廠,能抓住成為世界工業(yè)中心的歷史機遇嗎?

近年來,我國將數百億教育經費投放到少數名牌大學,使基礎教育、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技術教育雪上加霜步履維艱,使九年制義務教育幾乎形同虛設,使幾乎所有城鄉(xiāng)民眾(除少數富有者之外)都在教育支出的重壓下痛苦不堪??梢詳嘌裕哼@也許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來,最為失敗、最將為歷史所詬病、也對中華民族的整體社會發(fā)展產生最為深遠負面影響的一個領域。

數字日本之四

1988年,中日友好條約10周年時,竹下登訪問中國,簽定日中友好環(huán)境保護中心協議,日方出資105億日圓,1996年5月該中心開始運行;1999年日本提供160億日圓無償援助在中國100個城市建立環(huán)境情報計算機網絡系統;同年7月,小淵首相訪華,倡議設置100億日圓的小淵基金,進行中國的綠化協作;在1999年一年內,日本對中國的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提供的無償援助與借款總計為1249億日圓,約合12億美元,100億人民幣。據童新政博士在《日本高層看中國》一書中介紹:日本的經濟是使資源的采掘、消費使用以及廢棄物等派生的環(huán)境負荷發(fā)生在本土之外的經濟。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7%,為全世界首屈一指;且日本已經完全不對國內森林進行商業(yè)性采伐,木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日本的礦山幾乎已經全部關閉;其陸地礦產資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對比之下,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2%,遠遠落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且仍然在進行商業(yè)采伐之中,并且居然在對日本大量出口木材與木制品;據說日本人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幾乎全部來自中國。我國的多種礦產資源則已經或正在遭受瘋狂般的掠奪性濫采亂掘。其喪心病狂的程度,在不絕于耳的各種礦難事件中可見一斑。日本雨量豐沛,人均擁有的水資源居世界前列,其大氣透明度,水資源的潔凈度,土壤的清潔度,均居世界先進水平;反觀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約2700立方米,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所有自然水系幾乎全部已經污染或面臨污染;在空氣方面,全國幾乎所有城市都已經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在世界一百九十多個國家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我國就占了4個:當乘坐飛機來到沈陽、太原、西安、蘭州等等大城市上空,俯瞰下去,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在工業(yè)粉塵和化學煙霧之中;當沙塵暴一次次漫卷大半個中國,酸性粉塵和沙塵已經隔海漂浮到了日本列島、韓國、臺澎列島上空;當飛機飛過南海、東海、黃海、渤海上空,幾乎所有沿海城市的海面上,本應湛藍的海水幾乎全部變成一片灰黃,其間還有大片大片可疑的紅色、綠色、褐色、黑色等五色斑斕的水面。我們最喜歡吃的國產黃花魚和國產帶魚,早就由于污染而發(fā)生畸變了;面對這一切,我們的確沒有理由抱怨別人、仇恨別人。“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我們實在是在自作孽。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甚至是有理由被別人抱怨、被別人仇恨的。

數字日本之五

日本經濟已經持續(xù)十年低迷不振了。對此,應該承認,我們在內心深處即便不是幸災樂禍,也是高興的。一句沒有說出來的話是:活該,小日本!不用我們競爭,你自己垮了才好!我國經濟已經連續(xù)多年高速發(fā)展了。我們真的很興奮。世界一片蕭條,中國一枝獨秀,天下滿目瘡痍,這邊風景獨好。我們沒有理由不興奮。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報道:按照這種態(tài)勢發(fā)展,中國將很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中國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超越日本大有希望。等等。然而,《中國改革》雜志的報道卻提供了令人震驚的另外一幅圖景。該報道稱:我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唐淳風先生,經過長時間追蹤與核對,提供了與我們的想象大相徑庭的關于日本經濟的一組數據:盡管你的勇敢精神值得對手尊敬,但比賽靠的是實力在《真實的日本經濟》一文中,唐先生寫到:到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總資產一舉增加了3317億美元,達到了3.2046萬億美元;而日本制造業(yè)在海外的銷售額每年都在1萬億美元以上,2000年達到了1.3萬多億美元。僅此一項,就超過了我國當年的全國國民生產總值。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到2000年底,日本國民銀行存款總額為7.7萬多億美元,約為我國當年國民儲蓄總額的10倍以上。這里還不包括其它金融資產,不包括保險?


或許有一天,當我們在幾位富豪一餐飯吃掉36萬元人民幣,當我們劃出城市中最好的土地為富豪們打造億元豪宅并不厭其煩地闡述其合理性,當我們在每年成千上萬的處級干部、廳級干部、省級干部翻身落馬的腐敗狂潮中醒來時,我們也許會目瞪口呆地發(fā)現:日本又把我們遠遠地甩到了后面。本文摘自《經典文章》

 競爭對手 好一個 數字化 鄰居 可怕 對手 競爭 數字 日本 一個

擴展閱讀

讀書真的能讓人改變?劉強東去美國不知是真讀書還是準備京東IPO,或是做國際化布局,看似不在江湖,江湖仍有他的傳說,劉強東第一個重大改變就是放權。  半年不聞江湖事  京東董事長劉強東“消失”快一年了

  作者:李志剛詳情


在營銷領域,數字一詞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 τ谖磥淼臄底譅I銷,騰訊網絡媒體事業(yè)群總裁、集團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劉勝義先生在剛剛落幕的Digital Asia Festival上,與《成功營銷》分享了他

  作者:李欣詳情


2024(第十三屆)全國商業(yè)數字化技術與服務創(chuàng)新研討會暨2024(第十一屆)全國渠道服務轉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舉行。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和經濟商業(yè)模式的推動,數字化在零售行業(yè)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

  作者:楊建允詳情


龐大的人口規(guī)模,旺盛的用戶需求,讓中國成為了極為繁榮、活躍的互聯網市場。4年前,騰訊網絡媒體事業(yè)群總裁、集團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劉勝義在戛納廣告節(jié)上向世界介紹,中國網民的特征是熱愛社交,娛樂驅動,追求個性

  作者:李欣詳情


2023年下一個風口是什么?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是有兩點可以確定: 一、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二、過去三年,每個人對于健康、生活、人生、消費觀等都有了新的認識。

  作者:mys5518詳情


中小微企業(yè)是中國經濟“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撐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在數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業(yè)要想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發(fā)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然而,中小微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仍

  作者:王京剛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