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超市相關法規(guī)-6-(doc)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6.超市相關法規(guī)-6-(doc)
濟南易格商務咨詢有限公司超市培訓文件 文件編號:EAGER2002-004 超 市 相 關 法 規(guī) 編制:高國彬( Maidi ) 日期:2002年9月16日 受控文件.注意保管 目 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3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37 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 門店管理規(guī)范----------40 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 總部管理規(guī)范----------43 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術語規(guī)范---------------48 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5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制定 本法。 第二條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guī) 定的,受其它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 第三條 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規(guī)定 的,應當遵守其它有關法律、法規(guī)。 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國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第六條 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jiān)督。 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 輿論監(jiān)督。 第二章 消費者的權利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 、用途、性能、規(guī)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 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guī)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 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 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shù)臋?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 護意識。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 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 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第三章 經營者的義務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它有關 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guī) 的規(guī)定。 第十七條 經營者應當聽取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jiān)督。 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護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 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 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 經營者發(fā)現(xiàn)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 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 取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措施。 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 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條 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租賃他人柜臺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或者商業(yè)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 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應當保護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 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 存在暇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它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 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guī)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 或者其它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 規(guī)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 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第四章 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第二十六條 國家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時,應當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要求。 第二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組織、協(xié)調、督促有關行政部門做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的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jiān)督,預防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行為的發(fā)生,及時制止危 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它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各 自的職責范圍內,采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及 其社會團體對經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第二十九條 有關國家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懲處經營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務中侵害消費者 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十條 人民法院應當采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起 訴條件的消費者權益爭議,必須受理,及時審理。 第五章 消費者組織 第三十一條 消費者協(xié)會和其它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jiān)督的保護消費者合 法權益的社會團體。 第三十二條 消費者協(xié)會履行下列職能: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二)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jiān)督、檢查; (三)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四)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五)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 知鑒定結論; (六)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七)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xié)會履行職能應當予以支持。 第三十三條 消費者組織不得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向社會推 薦商品和服務。 第六章 爭議的解決 第三十四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 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它銷售者的責 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它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它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 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三十六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 業(yè)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yè)要求賠償。 第三十七條 使用他人營業(yè)執(zhí)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yè)執(zhí)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第三十八條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賠償?shù)模袡?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經營者發(fā)布虛假廣告,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 以懲處。廣告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外,應當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它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shù)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shù)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 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它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第四十一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它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 支付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 殘疾者生活自助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yǎng)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它受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 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撫養(yǎng)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 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第四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 求,以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shù)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 方式承擔民事責任。消費者與經營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履行。 第四十五條 對國家規(guī)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 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 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 承擔運輸?shù)群侠碣M用。 第四十六條 經營者以郵購方式提供商品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 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貨款;并應當承擔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四十七條 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 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 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四十八條 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 ,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
6.超市相關法規(guī)-6-(doc)
濟南易格商務咨詢有限公司超市培訓文件 文件編號:EAGER2002-004 超 市 相 關 法 規(guī) 編制:高國彬( Maidi ) 日期:2002年9月16日 受控文件.注意保管 目 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3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37 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 門店管理規(guī)范----------40 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 總部管理規(guī)范----------43 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管理通用要求術語規(guī)范---------------48 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5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制定 本法。 第二條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guī) 定的,受其它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 第三條 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規(guī)定 的,應當遵守其它有關法律、法規(guī)。 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國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第六條 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jiān)督。 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 輿論監(jiān)督。 第二章 消費者的權利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 、用途、性能、規(guī)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 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guī)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 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 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shù)臋?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 護意識。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 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 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第三章 經營者的義務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它有關 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guī) 的規(guī)定。 第十七條 經營者應當聽取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jiān)督。 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護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 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 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 經營者發(fā)現(xiàn)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 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 取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措施。 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 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條 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租賃他人柜臺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或者商業(yè)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 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應當保護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 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 存在暇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它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 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guī)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 或者其它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 規(guī)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 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第四章 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第二十六條 國家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時,應當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要求。 第二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組織、協(xié)調、督促有關行政部門做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的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jiān)督,預防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行為的發(fā)生,及時制止危 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它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各 自的職責范圍內,采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及 其社會團體對經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第二十九條 有關國家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懲處經營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務中侵害消費者 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十條 人民法院應當采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起 訴條件的消費者權益爭議,必須受理,及時審理。 第五章 消費者組織 第三十一條 消費者協(xié)會和其它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jiān)督的保護消費者合 法權益的社會團體。 第三十二條 消費者協(xié)會履行下列職能: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二)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jiān)督、檢查; (三)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四)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五)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 知鑒定結論; (六)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七)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xié)會履行職能應當予以支持。 第三十三條 消費者組織不得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向社會推 薦商品和服務。 第六章 爭議的解決 第三十四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 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它銷售者的責 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它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它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 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三十六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 業(yè)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yè)要求賠償。 第三十七條 使用他人營業(yè)執(zhí)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yè)執(zhí)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第三十八條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賠償?shù)模袡?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經營者發(fā)布虛假廣告,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 以懲處。廣告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外,應當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它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shù)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shù)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 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它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第四十一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它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 支付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 殘疾者生活自助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yǎng)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它受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 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撫養(yǎng)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 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第四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 求,以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shù)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 方式承擔民事責任。消費者與經營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履行。 第四十五條 對國家規(guī)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 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 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 承擔運輸?shù)群侠碣M用。 第四十六條 經營者以郵購方式提供商品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 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貨款;并應當承擔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四十七條 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 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 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四十八條 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 ,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
6.超市相關法規(guī)-6-(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總裁_職位說明書.doc 295
- 2綜合管理部職務說明書.doc 238
- 3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暫行 169
- 4造價工程師執(zhí)業(yè)資格制度暫行規(guī) 179
- 5香港地產代理人報考全國房地產 132
- 6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參加全國注 132
- 7分公司績效考核指標體系.do 256
- 8分公司工作描述體系.doc 144
- 9翻譯專業(yè)資格(水平)考試暫行 155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