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 1998-06發(fā)布 發(fā)布時間:2000年08月27日 目的 本準則的目的是對其他國際會計準則中沒有具體涉及的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進行規(guī)范。 本準則要求,當且僅當特定條件滿足時,企業(yè)應確認無形資產。本準則亦對如何計量無 形資產的賬面金額作了規(guī)定,并就無形資產的特定放過提出了要求。 范圍 1.本準則應適用于所有企業(yè)除以下各項之外的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 (1)由其他國際會計準則規(guī)范的無形資產; (2)《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 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中定義的金融資產; (3)礦產權,以及礦產、石油、天然氣和類似非再生性資源的勘探支出或開發(fā)和采掘支 出; (4)保險公司與保單持有人之間簽訂的合同所產生的無形資產。 2.如果其他國際會計準則涉及了特定類型的無形資產,那么企業(yè)應運用該項準則而不是 本準則。例如,本準則不適用于以下各項無形資產: (1)企業(yè)在正常經營過程中為出售而持有的無形資產(見《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 存貨》和《國際會計準則第11號 建造合同》); (2)遞延所得稅資產(見《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 所得稅》); (3)屬于《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 租賃》范圍內的租賃; (4)雇員福利所形成的資產(見《國際會計準則第19號 雇員福利》); (5)企業(yè)合并中形成的商譽(見《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 企業(yè)合并》); (6)《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 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中定義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確認和計量由以下準則規(guī)范:《 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 合并財務報表和對于公司投資的會計》、《國際會計準則第28號 在聯(lián)營企業(yè)投資的會計》、《國際會計準則第31號 合營中權益的財務報告》和《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3.一些無形資產可能會以實物為載體,例如磁盤(對計算機軟件而言)、法律文件(對 許可證或專利權而言)或膠片式確定一項包含無形和有形要素的資產應按《國際會計準則 第歷號一固定資產》核算,還是作為一項無形資產而按本準則核算,需要進行判斷,以評 價哪個要素更重要。例如,一臺計算機控制的機械工具沒有特定計算機軟件就不能正常 運行時,則說明該軟件構成相關硬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而該軟件應作為固定資產 核算。同樣的原則適用于計算機控作系統(tǒng)。如計算機軟件不是相關硬件不可缺少的組成 部分,則該軟件應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4.本準則還適用于廣告、培訓、開辦活動、研究與開發(fā)活動支出等。研究與開發(fā)活動的 目標是開發(fā)知識。因此,雖然這些活動可能會產生有實物形態(tài)的資產(例如,樣品), 但該資產的實物要素次于其無形要素(即含在實物要素中的知識)。 5.就融資租賃而言,標的資產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初始確認后,承租人應 按本準則的規(guī)定核算因融資租賃而持有的無形資產。電影、錄相、戲劇、手稿、專利權 和版權等項目的許可證協(xié)議中的權利不在《國際會計準則第對號一租賃》范圍之內,而在 本準則范圍之內。 6.如果某些活動或交易特殊,可能需要用其他方式進行會計處理,那么該活動或交易可 能會被排除出某項國際會計準則的范圍。采掘業(yè)中因石油、天然氣和礦產的勘探或開發(fā) 和采掘而發(fā)生的支出、保險公司與其保單持有人之間簽訂的合同就屬于上述情況。因此 ,本準則不適用于這類活動所發(fā)生的支出。但是,本準則適用于采掘業(yè)或保險公司使用 的其他無形資產(例如計算機軟件)和發(fā)生的其他支出(例如開辦費用)。 定義 7.本準則中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無形資產,指為用于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 資產,指由于過去事項而由企業(yè)控制的、預期會導致未來經濟利益流入企業(yè)的資源。 貨幣資產,把持有的貨幣以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融的貨幣收到的資產。 研究,指為獲取積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有計劃的犯查。 開發(fā),指在開始商業(yè)性生產或使用前,待研究成果或發(fā)他知識應用于負的或具有實質性 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工序、系統(tǒng)或服務的計劃或設計。 攤銷,相在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內系統(tǒng)地分攤其應折舊金額。 應折舊金額,指資產的成本或財務報表中代替成本的其他金額,減去其殘位后的余額。 使用年限,指資產預期由企業(yè)使用的年限或企業(yè)預期從資產的使用中獲得的產量或類似 計量單位的數(shù)量。 成本,指資產購置或生產時,支付的現(xiàn)金成現(xiàn)金等價物的金額,或其他對價的公允價值 。 殘值,指在資產使用年限末,減去預計處置成本后,企業(yè)預期從資產上獲得的凈額。 公允價值,指熟悉情況并自愿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結算的 金額。 活躍的市場,指滿足以下所有條件的市場: (l)市場交易的項目是同質的; (2)通??稍谌魏螘r候找到自愿的買方和賣方; (3)價格公開。 減值損失,指資產的賬面金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余額。 賬面金額,指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的資產的金額,減去累計攤銷額和累計減值損失后的 余額。 無形資產 8.企業(yè)在科學或技術知識、新工序或系統(tǒng)的設計和推廣、許可證、知識產權、市場知識 和商標(包括商標名稱和報刊名)等無形資源的獲得、開發(fā)、維護和提高方面,經常會 消耗資源或承擔負債。這些大的類別中包括的項目通常有:計算機軟件、專利、版權、 電影、客戶名單、抵押服務權、捕撈許可證、進口配額、特許權、客戶或供應商的關系 、客戶的信賴、市場份額和銷售權。 9.第8段中描述的項目并不都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即可辨認性、對資源的控制和存在 未來經濟利益。如果本準則涉及的某項目不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那么為獲得它或在內 部創(chuàng)造它發(fā)生的支出應在發(fā)生時確認為費用。但是,如果該項目是在企業(yè)購買合并中獲 得的,那么它構成購買日所確認商譽的一部分(見第56段)。 可辨認性 10.無形資產的定義要求無形資產是可辨認的,以便與商譽清楚地區(qū)分開來。企業(yè)購買 合并中產生的商譽代表了購買者預期商譽將產生未來經濟利益而進行的支付。未來經濟 利益可能產生于購人的可辨認資產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也可能產生于那些單項看不符合在 財務報表上確認的資格、但購買者在作購買支付時準備為之進行支付的資產。 11.如果無形資產是可分的,那么它可以與商譽清楚地區(qū)分開來。如果企業(yè)可以出租、 出售、交換或分配歸屬于某資產的特定未來經濟利益,而不必同時處置用在同樣的獲利 活動中的其他資產所引起的未來經濟利益,那么該資產是可分的。 12.可分性不是可辨認性的必要條件,因為企業(yè)可按其他方式辨認資產。例如,如果無 形資產是與一組資產一起獲得的,那么交易中可能包括法定權利的轉移,這可使企業(yè)辨 認該無形資產。類似地,如果內部項目的目的是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法定權利,那么這些權利的 性質可能有助于企業(yè)辨認潛在的、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此外,即使某資產只能與其他 資產一起產生未來經濟利益,如果企業(yè)可以辨認該資產引起的未來經濟利益,那么該資 產也是可辨認的。 控制 13.如果企業(yè)有權獲得潛在資源的未來經濟利益,并能約束其他方面獲取這些利益,那 么說明該企業(yè)控制了該資產。企業(yè)控制無形資產引起的未來經濟權益的能力一般因在法 庭上可強制執(zhí)行的法定權利而產生。在無法定權利時,證明控制的存在較為困難。但是 ,權利的法定強制性并不是控制的必要條件,因為企業(yè)可用其他方法來控制未來經濟利 益。 14.市場和技術知識可以產生未來經濟利益。如果該知識受到版權、貿易協(xié)議約束(如 果允許)等法定權利或雇員保密法定職責的保護等,那么說明該企業(yè)控制了這些利益。 15.企業(yè)可能有一組熟練員工,并能認定因培訓形成的。能導致未來經濟利益的員工技 術長過情況。企業(yè)可能預期員工將持續(xù)地將其技術貢獻于企業(yè)。但是,企業(yè)通常無法對 因擁有一組熟練員工和培訓所引起的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實施足夠的控制,因而不能認為 這些項目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出于類似的原因,特定的管理或技術才能不可能滿足無 形資產的定義,除非其使用以及預期從中獲得未來經濟利益受法定權利的保護。 16.企業(yè)可能擁有客戶組合或市場份額,并由于為建立客戶關系和信賴付出了努力而期 望這些客戶繼續(xù)與企業(yè)打交道。但是,因為缺乏法定權利來保護或缺乏其他方式來控制 與客戶的關系或客戶對企業(yè)的信賴,所以企業(yè)一般無法對客戶關系和客戶信賴引起的經 濟利益實施足夠的控制,從而不能認為這些項目(客戶組合、市場份額、客戶關系、客 戶信賴)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 未來經濟利益 17.無形資產引起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包括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收入、成本“節(jié)約”或 企業(yè)使用該無形資產引起的其他利益。例如,在生產工序中使用智能化技術,可以降低 對未來生產成本,而不是增加未來收入。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8.將某項目確認為無形資產要求企業(yè)能證明該項目滿芳足以下條件: (1)無形資產的定義(見第7-17段); (2)本準則設立的確認條件(見第19 55段)。 19.當且僅當滿足以下條件時,無形資產應予確認: (l)歸屬于該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 (2)該資產的成本可以可靠地計量。 20.企業(yè)應使用合理并有證據的假定來評價未來經濟利益的可能性,這些假定代表企業(yè) 的管理部門對資產使用年限內將存在的一系列經濟狀況的最好估計。 21.企業(yè)應依照初始確認時可獲得的證據,尤其是外部證據,運用判斷來評價歸屬于資 產使用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確定程度。 22.無形資產應以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單獨獲得 23.如果某項無形資產是單獨獲得的,那么該無形資產的成本一般可以可靠地計量。購 買對價是以現(xiàn)金或其他貨幣資產的形式支付時,更是如此。 24.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其購買價指(含進口稅和不能退還購進稅)以及可直接歸屬于 使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tài)的支出。可直接歸屬支出包括法律服務費等。任何銷售折扣和 折讓均應在計算成本時扣除。 25.如果為無形資產進行的支付超過了正常信用期,那么其成本應是現(xiàn)金價指等價物; 其與支付總額之間的差額,除非按《國際會計準則第23號 借款費用》中允許選用的處理方法予以資本化,否則應在信用期內確認為利息費用。 26.如果無形資產是以報告企業(yè)的權益工具交換獲得的,那么該資產的成本應是所發(fā)行 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它等于該資產的公允價值。 作為企業(yè)合并的一部分獲得 27.按《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一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的規(guī)定,如果無形資產是在企 業(yè)購買合并中獲得的,那么該無形資產的成本應以購買日相關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 28.為確定企業(yè)合并中獲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即公允價值)是否可以足夠可靠地計量 以便單獨確認,需要進行判斷。活躍的市場中的報價提供了公允價值最可靠的計量(見 第67段)。恰當?shù)氖袌鰞r指一般是現(xiàn)行出價。在無法獲得現(xiàn)行出價的情況下,如果交易 日和資產公允價值估計日之間的經濟情況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那么可以最近的類似交易 的價格為基礎來估計公允價值。 29.如果對應資產不存在活躍的市場,那么其成本應反映購買日企業(yè)基于可獲得的最好 信息,在初悉情況并自愿的雙方進行公平交易中,未獲得該資產所支付的金額。在確定 該金額時,企業(yè)應考慮類似資產近期交易的結果。 30.經常進行獨特無形資產購買和出售的某些企業(yè)已開發(fā)出間接估計無形資產公允價值 的技術。這些技術可用于企業(yè)購買合并中所獲得的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條件是這些技 術為了估計本準則中所指的公允價值,并能反映相關無形資產所屬行業(yè)的現(xiàn)行交易和實 務。如果適用,這些技術應包括用反映現(xiàn)行市場交易的因素乘以某些資產獲利指標(例 如收入、市場份額和營業(yè)利潤等)進行估計的方法,或對資產引起的預計未來凈現(xiàn)金流 量進行折現(xiàn)的估計方法。 31.按本準則以及《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一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中對可辨認資產和 負債的確認要求: (1)購買方應對滿足第19段和20段中確認條件的無形資產予以確認,即使該無形資產未 在被購買方的財務報告中確認也是如此; (2)如果作為企業(yè)購買合并的一部分獲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即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地 計量,那么該資產不可確認為單獨的無形資產,但應包括在商譽中(見第56段)。 32.除非對企業(yè)購買合并中獲得的無形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否則《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一 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要求將無形資產的初始確認成本限定為在購買日不致形成。 或增加負商譽的一項金額。 以政府補助的形式獲得 33.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政府補助的形式免費或僅支付名義對價獲得無形資產。政府將 機場著陸權、經營廣播或電視臺的特許權、進口許可證或配額或獲得其他限制性資源的 權利等無形資產移讓或分配給企業(yè)...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 1998-06發(fā)布 發(fā)布時間:2000年08月27日 目的 本準則的目的是對其他國際會計準則中沒有具體涉及的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進行規(guī)范。 本準則要求,當且僅當特定條件滿足時,企業(yè)應確認無形資產。本準則亦對如何計量無 形資產的賬面金額作了規(guī)定,并就無形資產的特定放過提出了要求。 范圍 1.本準則應適用于所有企業(yè)除以下各項之外的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 (1)由其他國際會計準則規(guī)范的無形資產; (2)《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 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中定義的金融資產; (3)礦產權,以及礦產、石油、天然氣和類似非再生性資源的勘探支出或開發(fā)和采掘支 出; (4)保險公司與保單持有人之間簽訂的合同所產生的無形資產。 2.如果其他國際會計準則涉及了特定類型的無形資產,那么企業(yè)應運用該項準則而不是 本準則。例如,本準則不適用于以下各項無形資產: (1)企業(yè)在正常經營過程中為出售而持有的無形資產(見《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 存貨》和《國際會計準則第11號 建造合同》); (2)遞延所得稅資產(見《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 所得稅》); (3)屬于《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 租賃》范圍內的租賃; (4)雇員福利所形成的資產(見《國際會計準則第19號 雇員福利》); (5)企業(yè)合并中形成的商譽(見《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 企業(yè)合并》); (6)《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 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中定義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確認和計量由以下準則規(guī)范:《 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 合并財務報表和對于公司投資的會計》、《國際會計準則第28號 在聯(lián)營企業(yè)投資的會計》、《國際會計準則第31號 合營中權益的財務報告》和《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3.一些無形資產可能會以實物為載體,例如磁盤(對計算機軟件而言)、法律文件(對 許可證或專利權而言)或膠片式確定一項包含無形和有形要素的資產應按《國際會計準則 第歷號一固定資產》核算,還是作為一項無形資產而按本準則核算,需要進行判斷,以評 價哪個要素更重要。例如,一臺計算機控制的機械工具沒有特定計算機軟件就不能正常 運行時,則說明該軟件構成相關硬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而該軟件應作為固定資產 核算。同樣的原則適用于計算機控作系統(tǒng)。如計算機軟件不是相關硬件不可缺少的組成 部分,則該軟件應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4.本準則還適用于廣告、培訓、開辦活動、研究與開發(fā)活動支出等。研究與開發(fā)活動的 目標是開發(fā)知識。因此,雖然這些活動可能會產生有實物形態(tài)的資產(例如,樣品), 但該資產的實物要素次于其無形要素(即含在實物要素中的知識)。 5.就融資租賃而言,標的資產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初始確認后,承租人應 按本準則的規(guī)定核算因融資租賃而持有的無形資產。電影、錄相、戲劇、手稿、專利權 和版權等項目的許可證協(xié)議中的權利不在《國際會計準則第對號一租賃》范圍之內,而在 本準則范圍之內。 6.如果某些活動或交易特殊,可能需要用其他方式進行會計處理,那么該活動或交易可 能會被排除出某項國際會計準則的范圍。采掘業(yè)中因石油、天然氣和礦產的勘探或開發(fā) 和采掘而發(fā)生的支出、保險公司與其保單持有人之間簽訂的合同就屬于上述情況。因此 ,本準則不適用于這類活動所發(fā)生的支出。但是,本準則適用于采掘業(yè)或保險公司使用 的其他無形資產(例如計算機軟件)和發(fā)生的其他支出(例如開辦費用)。 定義 7.本準則中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無形資產,指為用于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 資產,指由于過去事項而由企業(yè)控制的、預期會導致未來經濟利益流入企業(yè)的資源。 貨幣資產,把持有的貨幣以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融的貨幣收到的資產。 研究,指為獲取積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有計劃的犯查。 開發(fā),指在開始商業(yè)性生產或使用前,待研究成果或發(fā)他知識應用于負的或具有實質性 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工序、系統(tǒng)或服務的計劃或設計。 攤銷,相在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內系統(tǒng)地分攤其應折舊金額。 應折舊金額,指資產的成本或財務報表中代替成本的其他金額,減去其殘位后的余額。 使用年限,指資產預期由企業(yè)使用的年限或企業(yè)預期從資產的使用中獲得的產量或類似 計量單位的數(shù)量。 成本,指資產購置或生產時,支付的現(xiàn)金成現(xiàn)金等價物的金額,或其他對價的公允價值 。 殘值,指在資產使用年限末,減去預計處置成本后,企業(yè)預期從資產上獲得的凈額。 公允價值,指熟悉情況并自愿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結算的 金額。 活躍的市場,指滿足以下所有條件的市場: (l)市場交易的項目是同質的; (2)通??稍谌魏螘r候找到自愿的買方和賣方; (3)價格公開。 減值損失,指資產的賬面金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余額。 賬面金額,指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的資產的金額,減去累計攤銷額和累計減值損失后的 余額。 無形資產 8.企業(yè)在科學或技術知識、新工序或系統(tǒng)的設計和推廣、許可證、知識產權、市場知識 和商標(包括商標名稱和報刊名)等無形資源的獲得、開發(fā)、維護和提高方面,經常會 消耗資源或承擔負債。這些大的類別中包括的項目通常有:計算機軟件、專利、版權、 電影、客戶名單、抵押服務權、捕撈許可證、進口配額、特許權、客戶或供應商的關系 、客戶的信賴、市場份額和銷售權。 9.第8段中描述的項目并不都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即可辨認性、對資源的控制和存在 未來經濟利益。如果本準則涉及的某項目不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那么為獲得它或在內 部創(chuàng)造它發(fā)生的支出應在發(fā)生時確認為費用。但是,如果該項目是在企業(yè)購買合并中獲 得的,那么它構成購買日所確認商譽的一部分(見第56段)。 可辨認性 10.無形資產的定義要求無形資產是可辨認的,以便與商譽清楚地區(qū)分開來。企業(yè)購買 合并中產生的商譽代表了購買者預期商譽將產生未來經濟利益而進行的支付。未來經濟 利益可能產生于購人的可辨認資產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也可能產生于那些單項看不符合在 財務報表上確認的資格、但購買者在作購買支付時準備為之進行支付的資產。 11.如果無形資產是可分的,那么它可以與商譽清楚地區(qū)分開來。如果企業(yè)可以出租、 出售、交換或分配歸屬于某資產的特定未來經濟利益,而不必同時處置用在同樣的獲利 活動中的其他資產所引起的未來經濟利益,那么該資產是可分的。 12.可分性不是可辨認性的必要條件,因為企業(yè)可按其他方式辨認資產。例如,如果無 形資產是與一組資產一起獲得的,那么交易中可能包括法定權利的轉移,這可使企業(yè)辨 認該無形資產。類似地,如果內部項目的目的是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法定權利,那么這些權利的 性質可能有助于企業(yè)辨認潛在的、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此外,即使某資產只能與其他 資產一起產生未來經濟利益,如果企業(yè)可以辨認該資產引起的未來經濟利益,那么該資 產也是可辨認的。 控制 13.如果企業(yè)有權獲得潛在資源的未來經濟利益,并能約束其他方面獲取這些利益,那 么說明該企業(yè)控制了該資產。企業(yè)控制無形資產引起的未來經濟權益的能力一般因在法 庭上可強制執(zhí)行的法定權利而產生。在無法定權利時,證明控制的存在較為困難。但是 ,權利的法定強制性并不是控制的必要條件,因為企業(yè)可用其他方法來控制未來經濟利 益。 14.市場和技術知識可以產生未來經濟利益。如果該知識受到版權、貿易協(xié)議約束(如 果允許)等法定權利或雇員保密法定職責的保護等,那么說明該企業(yè)控制了這些利益。 15.企業(yè)可能有一組熟練員工,并能認定因培訓形成的。能導致未來經濟利益的員工技 術長過情況。企業(yè)可能預期員工將持續(xù)地將其技術貢獻于企業(yè)。但是,企業(yè)通常無法對 因擁有一組熟練員工和培訓所引起的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實施足夠的控制,因而不能認為 這些項目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出于類似的原因,特定的管理或技術才能不可能滿足無 形資產的定義,除非其使用以及預期從中獲得未來經濟利益受法定權利的保護。 16.企業(yè)可能擁有客戶組合或市場份額,并由于為建立客戶關系和信賴付出了努力而期 望這些客戶繼續(xù)與企業(yè)打交道。但是,因為缺乏法定權利來保護或缺乏其他方式來控制 與客戶的關系或客戶對企業(yè)的信賴,所以企業(yè)一般無法對客戶關系和客戶信賴引起的經 濟利益實施足夠的控制,從而不能認為這些項目(客戶組合、市場份額、客戶關系、客 戶信賴)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 未來經濟利益 17.無形資產引起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包括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收入、成本“節(jié)約”或 企業(yè)使用該無形資產引起的其他利益。例如,在生產工序中使用智能化技術,可以降低 對未來生產成本,而不是增加未來收入。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8.將某項目確認為無形資產要求企業(yè)能證明該項目滿芳足以下條件: (1)無形資產的定義(見第7-17段); (2)本準則設立的確認條件(見第19 55段)。 19.當且僅當滿足以下條件時,無形資產應予確認: (l)歸屬于該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 (2)該資產的成本可以可靠地計量。 20.企業(yè)應使用合理并有證據的假定來評價未來經濟利益的可能性,這些假定代表企業(yè) 的管理部門對資產使用年限內將存在的一系列經濟狀況的最好估計。 21.企業(yè)應依照初始確認時可獲得的證據,尤其是外部證據,運用判斷來評價歸屬于資 產使用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確定程度。 22.無形資產應以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單獨獲得 23.如果某項無形資產是單獨獲得的,那么該無形資產的成本一般可以可靠地計量。購 買對價是以現(xiàn)金或其他貨幣資產的形式支付時,更是如此。 24.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其購買價指(含進口稅和不能退還購進稅)以及可直接歸屬于 使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tài)的支出。可直接歸屬支出包括法律服務費等。任何銷售折扣和 折讓均應在計算成本時扣除。 25.如果為無形資產進行的支付超過了正常信用期,那么其成本應是現(xiàn)金價指等價物; 其與支付總額之間的差額,除非按《國際會計準則第23號 借款費用》中允許選用的處理方法予以資本化,否則應在信用期內確認為利息費用。 26.如果無形資產是以報告企業(yè)的權益工具交換獲得的,那么該資產的成本應是所發(fā)行 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它等于該資產的公允價值。 作為企業(yè)合并的一部分獲得 27.按《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一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的規(guī)定,如果無形資產是在企 業(yè)購買合并中獲得的,那么該無形資產的成本應以購買日相關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 28.為確定企業(yè)合并中獲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即公允價值)是否可以足夠可靠地計量 以便單獨確認,需要進行判斷。活躍的市場中的報價提供了公允價值最可靠的計量(見 第67段)。恰當?shù)氖袌鰞r指一般是現(xiàn)行出價。在無法獲得現(xiàn)行出價的情況下,如果交易 日和資產公允價值估計日之間的經濟情況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那么可以最近的類似交易 的價格為基礎來估計公允價值。 29.如果對應資產不存在活躍的市場,那么其成本應反映購買日企業(yè)基于可獲得的最好 信息,在初悉情況并自愿的雙方進行公平交易中,未獲得該資產所支付的金額。在確定 該金額時,企業(yè)應考慮類似資產近期交易的結果。 30.經常進行獨特無形資產購買和出售的某些企業(yè)已開發(fā)出間接估計無形資產公允價值 的技術。這些技術可用于企業(yè)購買合并中所獲得的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條件是這些技 術為了估計本準則中所指的公允價值,并能反映相關無形資產所屬行業(yè)的現(xiàn)行交易和實 務。如果適用,這些技術應包括用反映現(xiàn)行市場交易的因素乘以某些資產獲利指標(例 如收入、市場份額和營業(yè)利潤等)進行估計的方法,或對資產引起的預計未來凈現(xiàn)金流 量進行折現(xiàn)的估計方法。 31.按本準則以及《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一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中對可辨認資產和 負債的確認要求: (1)購買方應對滿足第19段和20段中確認條件的無形資產予以確認,即使該無形資產未 在被購買方的財務報告中確認也是如此; (2)如果作為企業(yè)購買合并的一部分獲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即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地 計量,那么該資產不可確認為單獨的無形資產,但應包括在商譽中(見第56段)。 32.除非對企業(yè)購買合并中獲得的無形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否則《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一 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要求將無形資產的初始確認成本限定為在購買日不致形成。 或增加負商譽的一項金額。 以政府補助的形式獲得 33.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政府補助的形式免費或僅支付名義對價獲得無形資產。政府將 機場著陸權、經營廣播或電視臺的特許權、進口許可證或配額或獲得其他限制性資源的 權利等無形資產移讓或分配給企業(yè)...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財務管理規(guī)定 381
- 2財務總監(jiān)職務描述 182
- 3企業(yè)財務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 227
- 4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財務 241
- 5雙鷺藥業(y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193
- 6金融企業(yè)財務規(guī)則 216
- 7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 495
- 8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管理 189
- 9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管理 171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