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害群之馬”

 作者:Christine Porath    467

通過十年來對人類粗暴言行的研究,我們發(fā)現,工作場所常見(而且通常被容忍)的反社會行為,對公司的殺傷力比經理人想象得要更為嚴重。主管惡言相向,個別員工爭功推過,居心不良者散播流言,私下搞小圈子排擠同事等等,類似的行為都會給組織發(fā)展帶來難以磨滅的消極影響,但通常只有直接受害者本身才知曉這種傷害。

受到粗暴言行攻擊的受害者會感到憤怒、絕望甚至實行報復,于是工作滿意度降低,員工績效也會一落千丈。一旦對這種“隱性折磨”無法承受,有些員工會選擇離職,但留下來的人則可能成為公司內部更大的隱憂。某“財富50強”公司的資深副總裁向我們訴苦道:“他們就像是坐在床上不劃槳干瞪眼的船員……這可比離職更糟糕。”

為了深入了解粗暴言行對工作績效的影響,我們專門進行了取樣調查,針對幾千家不同行業(yè)的公司主管和員工,傾聽他們的心聲,得出如下結論:48%的人工作努力程度下降;47%的人會縮短工作時間;38%的人工作質量不保;66%的人承認自己的工作績效降低了;80%的人在工作時間整日煩惱是否會受到傷害;63%的人花時間思量如何免遭迫害;78%的人坦承個人對公司的忠誠度降低。

如今各大公司都在裁員,留下的員工成為為公司創(chuàng)造業(yè)績的主力軍,不能讓“害群之馬”拖垮整個團隊,工作中出現粗暴言行必須嚴懲,對于屢犯不改者,主管要及時將其清除出列。
 害群之馬 警惕

擴展閱讀

有些國有企業(yè)陷入了困境,但對于企業(yè)的員工來講,極大多數的普通員工沒有一個是愿意自己所在的企業(yè)陷入困境的,但是,在個別國有企業(yè)里,卻存在一個極其危險的“陷阱”,有個別企業(yè)的副職領導是希望自己所在國有企業(yè)

  作者:劉先明詳情


要警惕兩大危機   2018.12.17

 上周末,在廣州舉行的quot;2007卓越理財quot;財富論壇上,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博士樊綱出席了論壇,就當前經濟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及明年資本市場走勢發(fā)表了看法。他認為,明年從緊的貨幣政策對

  作者:樊綱詳情


  大約是在五年前,攻擊性傳播就已然隱見一絲朦朧身影。某企業(yè)老總在一本營銷專業(yè)刊物上大談投放廣告的五大目標,其中有一條頗為觸目驚心,那就是“讓競爭對手鬧心”——事實上,這也為我們深刻洞察攻擊性傳播,提

  作者:黃明勝詳情


  昨天朋友轉給我一封電子郵件,郵件名稱叫邊打工邊創(chuàng)業(yè),這個課題正是筆者持續(xù)鉆研了許久的課題,看到這個郵件,自然是趕緊點進去看一下,郵件的內容寫的不錯,打頭就是邊打工邊創(chuàng)業(yè)---上班族的安全致富模式,

  作者:潘文富詳情


  自從上次發(fā)表了《邊打工邊創(chuàng)業(yè)的兩個前提和三個階段》之后,筆者陸續(xù)接到全國各地許多的讀者來函,表示對此項目的興趣與關注,并且有相當多的讀者正在進行邊打工邊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選擇中。于是,這些讀者就把一些待選

  作者:潘文富詳情


  眾所周知,營銷歸根結底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充分了解消費者是營銷成功的前提、是營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課?,F在的企業(yè)也都非常重視對消費者的研究,各種消費者調研、測試經常做,但卻經常出現調研結果與事實相悖導

  作者:王繼勇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