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破產嗎,那就學喬布斯吧!

 作者:朱志礪    255

喬布斯英年早逝,全球痛悼。
喬布斯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奇跡,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做出了一系列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做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作為當代最成功的企業(yè)家之一,走上神壇,接受膜拜,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國內也有人撰文,說中國為什么出不了喬布斯,向喬布斯學習云云。
問題是,向喬布斯學什么?能不能學?
我的結論是韋爾奇、蓋茨、郭士納可以學,但喬布斯不能學,假如你是企業(yè)家的話。
為什么?喬布斯是天生做流行、做時尚的高手。那是天然稟賦,別人學不來的。類似的企業(yè)家不多,意大利人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一個奢侈品設計大師與制造商,也是如此。
阿瑪尼的流行、時尚程度,絕對不會低于蘋果,雖然它們分屬不同的產品領域。但是,問題是共同的:沒有喬布斯的蘋果會怎樣?沒有阿瑪尼這個大師,阿瑪尼這個品牌、這個企業(yè)會怎樣?
蘋果一直是一個“技術非常優(yōu)秀,戰(zhàn)略非常糟糕”的企業(yè)。
蘋果是最早采用圖形界面操作系統(tǒng)的電腦,比微軟還要早,它的電腦擁有一批忠誠度非常高的粉絲,尤其是平面設計師們,對蘋果非常癡迷。但是,它在個人電腦領域卻一敗涂地。原因何在?在于它的封閉性。它的操作系統(tǒng)、應用軟件,甚至硬件,都是走自己的封閉標準,與其它品牌電腦不兼容。整個電腦世界,形成了一個以IBM、英特爾、微軟為核心,外圍包括惠普、康柏、戴爾、宏基、東芝、富士通、聯(lián)想,以及無數(shù)商業(yè)軟件公司與自由軟件作者的龐大集團,這個集團以IBM的標準做產品。在整個電腦世界中,蘋果要和這個龐大集團斗,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蘋果在90年代中期瀕臨破產,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它沒有盟友,只有敵人。蘋果的粉絲很難做,選擇蘋果電腦,就只能使用蘋果的軟件與硬件,哪怕是換一個鼠標,都必須是蘋果的。
喬布斯重返蘋果,從救命的imac開始,實際上就是開始拼工業(yè)設計,拼時尚了。今天的蘋果,其實應該算是消費電子制造商了。
把蘋果的歷史畫成曲線圖,你會發(fā)現(xiàn)它是震蕩前行的。
而且,你不需要動多少腦筋,就可以前瞻到,蘋果的前路依然會有大震蕩。
喬布斯是個天才。但天才可遇不可求。

 喬布斯 就學 布斯 破產 那就

擴展閱讀

千萬富豪破產 做家教發(fā)現(xiàn)新商機1993年春節(jié),李廣斌帶著500元錢和對未來的夢想,離開教學崗位先后下北海、闖北京、跑深圳。搞房地產、推銷高速油印機、為證券公司開發(fā)無線通訊系統(tǒng)等通訊解決方案以及炒股機等

  作者:李志剛詳情


--柯達破產蘋果發(fā)達的原因在于:最高層次競爭在企業(yè)文化  在那個膠片時代,1880年創(chuàng)建的柯達代表著一個產業(yè)、一種生產方式、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作模式。然而,這個感光界當之無愧的霸主

  作者:陳步峰詳情


1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12月31日)《福布斯》消息:過去一年中,福布斯鉑金系統(tǒng)400家公司的平均業(yè)績較Samp;P500家公司平均業(yè)績高出5個百分點。以下的福布斯400家公司中表現(xiàn)最佳的10家美國公司

  作者:嘯風詳情


福布斯黑馬太平洋建設集體主席嚴介和先生最近遇到很多煩心事情,南京市中級法院16日發(fā)出全市首個“限制高消費令限制高消費令”的內容是:不得以考察、投資、經營、旅游等名義出國離境;不得在消費場所高消費、居住

  作者:余楊元詳情


雷軍幾乎在一夜之間又以另一副面孔紅遍中國。  按說他成名已久,但看客們卻仍然很難看清他的真實面目。那些深厚的職業(yè)生涯以及廣泛的人脈,就像一件件流光溢彩的綢緞斗篷和一張張精描細抹的臉皮道具,層層堆積,這

  作者:李薇詳情


  整整一周年了?! ≡凇瓣愷W月餅”事件塵埃落定后不久,2002年3月,南京冠生園正式向南京市中級法院申請破產?! ∈瞧髽I(yè)的破產?還是信用的破產?抑或是良心的破產?  誰讓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蒙上恐

  作者:陳宇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