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未來,取決于現在——關于日系車企的未來趨勢判斷

 作者:彭波    210



     "我們的車是日本車,我們的心是中國心"這句話現在被很多日系車主貼在了愛車上。今年9月釣魚島事件爆發(fā)之后,中日兩國的關系降到了歷史冰點,抵制日貨成為了中國老百姓表達愛國熱情的最直接方式,而在抵制日貨的名單中,日系車首當其沖,也因此在全國范圍內發(fā)生了很多打砸日系車的不理性行為。


  本次反日浪潮對日系車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過去中日之間的抵牾也發(fā)生過,但并未對日系車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主要原因是現今網絡媒體的發(fā)達,使任何街頭沖突和后果迅速傳播到國內各個城市,對消費者心理產生巨大的沖擊。所以,短期內,我們看到日系車銷量迅速下滑。在可預期的未來兩三個月,日系車的銷量暫時還難以緩過勁來。而我們認為,如果中日之間的釣魚島關系不再起波瀾,那么日系車將逐漸恢復中國市場的元氣。畢竟日系車有其獨特的賣點,而且相對韓國和中國產品,由于本身價格偏高,稍微對價格進行下調或進行有力度的促銷,市場份額恢復并不困難。


  但是,如果未來釣魚島情況依舊不明朗,則可能給日系車的整個業(yè)務鏈帶來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從廠家的角度:生產廠家為消減成本,控制產量,將不得不裁員,甚至關閉工廠。裁員的結果是對制造系統(tǒng)的一種破壞。未來要重新恢復產能,則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


  其次,從經銷商的角度:4S店經營成本較高,目前這種銷量低迷的情況如果維持下去甚至惡化的話,只要半年時間,日系車的經銷商恐怕50%就要關閉或者改頭換面換品牌了尤其是一些獨立的中小經銷商,恐怕三四個月就會趕緊想出路了。


  最后,從供應商的角度:日系車很多零部件都是由日本相關零部件企業(yè)提供,他們長期只給日系廠家供貨。主機廠的減產,他們的日子將非常難過。而他們轉而為歐美或者中國汽車企業(yè)供貨時間周期會比較長。一般來說,各個廠家2014年的新產品供應商都已經確認了,即使日系供應商想轉產,訂單也要2015年生效。此前日子將會非常難受。因此,日系供應鏈體系將會受到較大打擊。過于專一的供應商甚至會被迫停產,甚至撤出中國市場。


  因此,如果形勢長期不明朗,供應體系和經銷體系的萎縮,將給日系車企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而我們暫時還不能預測本次反日浪潮會對日系車銷量產生直接影響的周期將持續(xù)多長時間。如果就看本次的后果,直接影響周期不會超過三個月。但問題的關鍵是,本次反日浪潮并未結束!因為,釣魚島的問題目前并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法。因此,這股潛在的影響將繼續(xù)使消費者觀望,而日資企業(yè)也不敢有太多的市場努力。


  雖然還不知道風波何時才能結束,但如果風波真的過去,日系車企的危局扭轉并不會太難。首先是日系產品依然具有良好的競爭力。日系車的品質、油耗,都有其優(yōu)勢,甚至新產品的造型也逐漸生動起來。所以,日系車產品本身依然有很大的市場。其次是價格空間。日系車在中國并不是性價比很高,其溢價能力基本與歐美產品看齊,超過韓系產品。所以,日系產品有足夠的空間調整價格。只要日系產品做幾個月的促銷,想必中國消費者依然會買賬。


  所以,市場本身并不是日系扭轉危局的難點。難點在于日系整車企業(yè)需要考慮如何保持和保護經銷網絡和供應商體系,使其被破壞的程度降到最小,使扭轉危局時能力提升不至于太吃力。因此,日系車企未來是否能扭轉危局,關鍵在于現在做了什么事情。


  關于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未來機會,最關鍵的因素依然取決于兩個國家的角力何時結束。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太復雜,很難準確的判斷。我的一個基本判斷是,中國很難承受日企大幅撤資和破產的社會后果,不是經濟后果。未來新一屆領導人更可能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而現在的爭端,中國政府的主動性更多一些。因此,我的預期,其實也是期望就是這場爭端將不會再起波瀾。


  基于這樣的預期,我認為日系車在中國將依然充滿市場機會。日系品牌在中國將依然會是三分天下之一。


彭波
 未來,取決于,現在,關于,未來

擴展閱讀

中小微企業(yè)是中國經濟“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撐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在數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業(yè)要想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發(fā)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然而,中小微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仍

  作者:王京剛詳情


近年來,隨著國家數字化政策不斷出臺、新興技術不斷進步、企業(yè)內生需求持續(xù)釋放,數字化轉型逐步成為企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成為企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乃至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 本文重點分析當下阻礙企業(yè)數字

  作者:王京剛詳情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我們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優(yōu)化資源配置效率,構建企業(yè)新型競爭優(yōu)勢。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正進入技術架構大遷

  作者:王京剛詳情


2021年10月26日,太平人壽湖南公司《溝通,關于家庭工作生活平衡藝術》課程完美收官!“壓力績效管理專家、高級企業(yè)EAP執(zhí)行師”郭敬峰老師返聘受邀分享:“溝通能力測試、共情溝通技巧、工作生活平衡”,

  作者:郭敬峰詳情


 企業(yè)績效通常指企業(yè)從事經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企業(yè)績效包括兩部分,一是企業(yè)整體的績效,二是員工的個人績效。戰(zhàn)略性績效管理體系是將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與績效評價系統(tǒng)結合起來,使企業(yè)戰(zhàn)略和目標轉變?yōu)榫唧w的績效目

  作者:姜燕芬詳情


 回顧我國高校擴招的歷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適齡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

  作者:姜燕芬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