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大起大伏符合誰的既得利益

 作者:張庭賓    208

 倘若中國能夠擺脫博弈對手的精神束縛,以平等自信的態(tài)度,敢于、善于博弈制衡溝通,進行對等的利益交換,爭取達成妥協共贏,是完全有可能在新的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中獲得重要一席的

  第三個層面:客觀上的“不可為”性與主觀上的“不作為”性。

  當前貨幣和匯率政策建議和取向產生分歧的第三個層面是,某些理論前提在實踐中是否可行。比如,前文中曾特別強調指出的——資本項目管理是否能基本有效,再比如官方、民間大規(guī)模增加黃金儲備是否能做到。

  在前文中,筆者已經論述了——如果采取市場化的監(jiān)管方法,借鑒西方證券市場卓有成效的上市公司報表制,推行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報表制度、“看門狗”制度、舉證責任在辯方和舉報查實有獎的制度,是完全可以有效打擊明確定義后的非法熱錢的。

  更加容易判斷的是,中國無論如何都有充分的理由和手段增加黃金儲備,不要說把黃金作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最重要的抵押物、成為中國財富在國際金融大動蕩中的避風港,就是按照10%配置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中國也需要將黃金儲備由現在的600噸增加到5000噸左右。如果中國有這種主動購買的權力,就應該堅定不移地增加到這個比例份額。如果官方不方便,也可以鼓勵金融機構和民間百姓收藏,并可以在合適的宏觀條件下,實行實物黃金回收或抵押融資的政策。更退一步說,2007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70噸,即將超過南非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在這種特別有利的天時地利下,至少可以將國內絕大部分黃金產量有效控制在國家手中。

  然而黃金這種如此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質,其國內礦藏目前屢屢出現被外資控股的現象。與此同時,現在國內保險等機構資金被禁止購買黃金,黃金進口還受到嚴格的審批限制。

  以上兩個關鍵性的舉措——反熱錢和買黃金,完全可以果斷地大加作為,并將對反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謂客觀“不可為性”是站不住腳的。當然,這需要有關部門主觀“想作為”為動力,這就對有關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個層面:不同利益集團和不同國家的價值取向和博弈能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貨幣是現代金融的核心,匯率是貨幣政策的核心。經濟和金融政策會牽涉到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集團和不同國家間的利益分配,其中尤以貨幣和匯率制度至關重要。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集團和不同國家均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博弈,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力量來影響一國貨幣政策的制定。而不同價值取向下的不同貨幣和匯率政策將造成差異巨大的利益再分配或利益輸送。

  一、不同利益集團的價值取向分析

  對于不同的利益集團,他們會有不同的貨幣、匯率及其他經濟政策的組合取向。從資本的角度看,他們至少包括三種:一是工商業(yè)實業(yè)資本;二是傳統金融資本;三是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金融投機資本。

  1.工商業(yè)資本,特別是本土資本屬性的工商業(yè)資本,他們非常愿意選擇固定匯率制度。因為對于從投資到回報少則兩三年,多則十來年的實業(yè)投資而言,外部宏觀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和可預期性非常重要,而固定匯率制度是保持宏觀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最重要的“定海神針”。世界上最重要的發(fā)達國家在他們最成功的經濟發(fā)展階段絕大多數都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中國1994~2005年期間實行了固定匯率制度,經濟保持了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發(fā)展,其間有效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IT企業(yè)泡沫破滅的沖擊,為中國抓住“世界工廠”機遇創(chuàng)造了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各國紛紛貶值貨幣,中國政府則堅決不以鄰為壑,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保持了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并為遭遇重創(chuàng)的亞洲各國走出危機泥沼作出了重要貢獻。

  2.傳統的金融資本。這些資本通過為工商業(yè)企業(yè)提供貸款服務,獲得存貸差收益,或者幫助企業(yè)上市,獲得保薦銷售等相關服務的收益。他們希望看到工商業(yè)企業(yè)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資本市場長期可持續(xù)成長,由此他們可以獲得持續(xù)的收益增長,他們也是資本市場上的“巴菲特”們,致力于把握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和持續(xù)成長能力并長期持有。這些資本也不反感固定匯率制度。

  3.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金融投機資本。他們自身不直接創(chuàng)造任何真實的物質財富,他們像洪水一樣向世界各資本市場的各種投資品涌去,再流走。在流入時,目標國(地區(qū))貨幣價格大漲,帶動資產和金融品價格暴漲,居民消費品價格也水漲船高;而他們流走時,則是相反的暴跌。一方面,他們的力量如被利用得好,也曾刺激出美國IT業(yè)革命式的奇跡,另一方面,他們則會造成泡沫破滅后的一片狼藉。

  然而,當他們的力量越大,他們流動的速率越快,他們對實體經濟和國際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破壞力就越大,他們對資源有效配置的間接幫助就越小,他們對實體經濟所創(chuàng)造的真實財富剝奪得就越嚴厲。

  與此同時,他們以“超級過山車”般的投機暴利誘惑,摧毀著一個社會艱苦創(chuàng)造的實干精神。在這種零和乃至負和博弈中,極少數人的超額暴利是以洗劫絕大多數人的辛苦勞作為代價的。

  這些投機資本的受益人非常少——他們智力超群,對人性認識深刻,英語是他們的工作語言,他們對金融知識和金融理論有著相當大的壟斷權利,他們往往自稱是“國際主義者”——但他們信仰的核心是“成者為王”,他們的核心價值觀中不在乎誠實,更沒有公正,只有自由——因為這可以使他們的“游牧民族”擁有更大的獵場;基于同樣的原因,他們敵視黃金和固定匯率制度。量子基金的索羅斯正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他對自己在亞洲金融危機中的行為從不懺悔。

  他們的最大優(yōu)勢是擁有巨大的資金流,金錢使得他們在世界各地擁有很大的輿論和政策影響力。并因為對金融知識和規(guī)則的相對壟斷,他們擁有很強大的蒙蔽和誤導社會公眾認知的能力——他們早就希望中國立刻實行浮動匯率和資本項目自由化了。

  二、不同國家的價值取向和博弈能力

  由于不同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不同,其國家主力資本的屬性不同,會出現與其資本演化階段相對應的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偏好?;蛘哒f,在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兩個極端之間,每個國家都有一個適合于自己的平衡點。相對而言,仍以實體經濟為主或仍處在傳統金融業(yè)階段的國家,會偏向于選擇固定匯率制度;而那些虛擬經濟程度越高的國家,他們實施并推動更大范圍內的浮動匯率制度和投資自由化的動機越強。比如,美國現在以金融虛擬經濟為主,它就要向全世界推銷其浮動匯率和投資自由化。而歐洲大陸的資本市場并不發(fā)達,他們甚至連最主要的交易所——泛歐交易所都賣給了美國控股,因此歐洲各國間采取了固定匯率制度——將歐元作為它們的統一貨幣。

  當前“世界工廠”是中國經濟的主要特征,并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起步,因此,2007年5月的匯率改革是適宜的。我們的主要憂慮在于,中國儲備的黃金太少了,人民幣升值速度太快了,加息的節(jié)拍也越來越多。以此為源頭,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加速太快。一言以蔽之,我們越來越接近陷入國際投機熱錢所希望看到的路徑中去。

  顯然,貨幣和匯率制度政策是不同利益集團、不同國家之間利益博弈的焦點,有著難以調和、甚至截然相悖的不同價值立場,從這種本質利益上分析,前三個討論層面中一些理論和現實的疑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貨幣和匯率政策最終的博弈結果,要取決于各方的博弈實力與技巧手段。不乏有人認為,中國的金融力量和國家實力遠不如美國等西方國家,因此,在外部壓力下,遲早要被迫實施浮動匯率和資本項目自由化。但筆者不以為然,因為當前國際經濟和金融的主要矛盾是歐元和美元的競爭,中國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砝碼,加上中國手上超過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實際具有很大的投票決定權。況且現在美國深陷次貸危機,已面臨金融全面危機爆發(fā)的邊緣,急需中國的幫助。倘若中國能夠擺脫博弈對手的精神束縛,以平等自信的態(tài)度,敢于、善于博弈制衡溝通,進行對等的利益交換,爭取達成妥協共贏,是完全有可能在新的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中獲得重要一席的——這也是筆者2004年12月31刊發(fā)的《新三極演義:戰(zhàn)略的中國已經春暖花開》一文的主要思想。

 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 既得 得利 大起 匯率 誰的 符合 利益 人民

擴展閱讀

在改革開放初期,“閩南金三角”作為一個經濟詞組,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并稱,三者的內涵等同于“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而今,盡管廈門大打文藝小清新招牌,在國內的知名度和旅游收入均連年高漲,

  作者:劉巍詳情


民主最簡單的釋義就是“人民主權”。人民主權在古希臘伯里克利時代是人民直接行使主權,但這種直接民主在現代生活中行不通,因而人民主權便邏輯地轉化為“主權在民”?! ∷卦诒砻髦鳈嗟膩碓炊侵鳈嗟男惺?,

  作者:邵建詳情


中國民主,號稱人民民主。但,從語文的角度看,民主一詞的“民”就是人民,所謂“主”即主權,你可以說民主即人民主權,也可以說主權在民?! Q言之,民主亦可解作人民做主,亦即不再需要一個君主之類的統治者

  作者:邵建詳情


  你想買好的東西,你便要出得起好價錢,想聘用優(yōu)秀的員工,便應支付具有對優(yōu)秀人員吸引力的薪水和待遇。我們提倡激勵的作用,提倡以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來鼓舞士氣;但正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尤其在社會經濟行

  作者:堯舜安詳情


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性質,使其在形狀、營養(yǎng)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

  作者:崔凱詳情


  在“產量等于銷售額”的黃金年代,“造汽車和造更多的汽車”成為一種狂熱。但成本的考驗終究要降臨到每個淘金者身上?! ∵@是一個“產量等于銷售額”的黃金年代。  規(guī)模,還是規(guī)模!據荷蘭銀行全球汽車集團的

  作者:張鵬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