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春來草自青(doc)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23K

  下載次數:89

  所需積分:3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056-春來草自青(doc)
春來草自青 OSHO著 目 錄 關于奧修………………………………………………………………………………2 原序……………………………………………………………………………………2 1. 禪的意義……………………………………………………………………3 2. 師父和門徒………………………………………………………………..15 3. 空及和尚的鼻子…………………………………………………………..25 4. 呂梁瀑布…………………………………………………………………..36 5. 靜默大師…………………………………………………………………..46 6. 覺醒………………………………………………………………………..56 7. 不是一個死的……………………………………………………………..67 8. 一片深紫羅蘭浸染的田野………………………………………………..76 關于奧修 王國偉 幾年前,朋友借我?guī)妆緤W修的書,建議我抽空翻翻。我非常隨意地看了,卻被深深地 吸引。當我與學界朋友說起奧修其人其書,幾乎無人知曉。我大惑不解 這樣一位智者,竟然還沒進入我們的視野。 以后,我認識了奧修著作版權代理者AIOk先生,他說是許多朋友介紹,要和我合作, 向大陸讀者介紹奧修。我們簽下了部分著作的版權轉讓合同,這是1993年的冬天。 以后,我生了一場大病。在家讀奧修。 以后,我就職的上海知識出版社適逢體制變動,拖了整整一年有余于1995年深秋,并 入“東方出版中心”。 轉眼間,兩度冬去春來,不經意間,市面上多了好幾本有關奧修的書。據說,書還銷 得不錯。熱心的朋友以為是我組織翻譯的書已經出版了,可惜不是。我組織的5本書稿正 在審稿和發(fā)排中。看到奧修的書昂揚市場,心里也確實癢癢的。誰不想圖個經濟效益什 么的。可我得保證質量。好在一批譯者朋友鼎力相佐,認真地譯完了書稿,才有了眼前 的這5本書。這幾位譯者是大陸第一批譯介奧修著作的人,真是功德無量。 奧修是印度人,曾研習過哲學,當過許多年哲學教授。他生在東方的文化氛圍里,又 熟悉西方文化,他肉體生命極其有限,只活了50多歲,可他的精神生命卻是無限延長的 。他的生命的精神形式,就是他的600多不著作。 奧修的書都是說出來的。他語調平緩,滔滔不絕,把人類漫長的歷史,通過極其通俗 的語言講述出來。因此,只要是活著的人,都能聽他尤其是他把很多深刻的道理,用通 俗簡單的故事加以闡述,娓娓道來,富有韻律,使聽者心動。在奧修的書卷里,我感受 到的是,他力主向生命本真回歸。生命其實是簡單的、透明的。因此,簡單是真,簡單 是美。 我曾有過這樣一個比喻。人的童年猶如純靜透明的水,一切都很自然而真實。人到中 年,在社會的舞臺上搏擊,濁浪翻卷,這杯水無法透明,難以清流到了老年,要么主動 追求澄清,要么無奈回復過去,無論怎樣,這杯生命之水。是經過歲月的沉淀之后的再 一次透明。這是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過程,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 從這樣的生命存在出發(fā),無論是老、莊,還是鄧穌、佛陀,無論是古希臘文明。還是 東方文化,一切都是生命體驗的結晶、這些人類經典文化的結晶,是由無數鮮活的生命 所體悟出來的。因此,奧修強調體驗。正因為有體驗,每個人都能發(fā)現真理,都能悟到 真理。但是,真理不是固定不變的,真理是發(fā)展的,也是有生命的,切忌把真理凝固。 所以,我們讀奧修,其實在讀自己。我們面對奧修,實質是面對我們自身的生命。奧 修不過是為我們開啟一扇心靈之窗,打開一條人生的通道。路還是要自己走,生話還是 要自己過從現在開始。把握住自己的生命特性,走出自己的歡樂來。 生命在于真實,真實源于自然、讓我們共勉。 1996年春于上半步齋 原 序 無事此靜坐,春來草自青 這是古代禪師Zenerln的話。當我感受到另一位禪師,我的禪師奧修的時候,這些話 就變成了一直反復唱頌的歌穿透了我的生命。 對我來講,這首反復唱頌的歌的主要意思有兩層。 首先,這是奧修。沒有語詞能夠比較貼切地描述他是怎么樣的。他整天坐在他的房間 里,什么事也不做,這使得他的桑難生們對有關“成道的考驗”,制造了一系列的俏皮話 ;“你什么事也不干,什么地方也不去,什么人也不見,這日子一定很難過。但是這只是 一個玩笑,因為我們一直都能覺知到——盡管非常模糊——由他的寧靜和無為所產生的那種 最難以置信的寬廣和浩瀚。 其次一位大師的存在就是他的教導(“教導”這一詞習慣地只用于那些想變得更好的人 )。我們所受的整個教育就是去做、去行動、去達成、去奮斗,就象把手指盡可能地插 入蛋糕。這就是我們的災難!而從奧修的存在中不停地流淌出的信息是:讓它去,在這 個美妙的、神圣的存在中,停止做、停止行動、停止達成、停止干預,因為還是這種干 預造成了我們所有的痛苦。沒有干預,那么所有那些我們曾經努力干預的事就會發(fā)生。 在禪的故事“呂梁大瀑布”中有這樣的話: 我隨著漩渦進入,又隨著水渦出來。 我讓自己適應水流,而不是讓水流適應我。 這是奧修的禪,不是傳統(tǒng)所知道的禪。盡管佛陀、老子和偉大的日本禪師的精神都深 深地透過它而生存,但這是奧修的禪。 這是禪,因為沒有規(guī)則,沒有儀式,沒有讓門徒遵循的戒律。它的本質就是無為、無 我。而這是禪,因為師父幫助門徒成長的方式就是棒喝他。盡管如此,但還沒有聽說奧 修把某個人扔出窗外,或者朝著某個人的鼻子揍了一拳,他的棒喝和他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成 長環(huán)境是比較微妙的,但是它們仍然象禪一樣。 這就是奧修,因為—一這是最難寫的。說他是“無”,或者是“開悟的’,或者是神圣的 ”,都將是真實的,因為那就是他對他自己的說法。但是這對我來說是不誠實的,因為我 不知道所有這些意味著什么,所有我能說的簡直都是陳詞爛調,但是就我現在所在的地 方而言,它是真實的,那就是,這就是奧修,因為奧修能夠完全在行地對待在理智上成 熟而在靈性上還沒有開化的西方人,他并不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對我們下功夫,而是在現在 我們是誰,是什么,在那里的基礎上對我們下功夫。 如果你偶然來到這里停留一段時間,你會開始注意到。在寧靜的顯現中,在空無的顯 現中,在沒有行動的顯現中,一一無法想象的、浩瀚無邊的發(fā)生正在進行,某些東西—一 好多東西正在成長。 瑪·合蕾姆·樂娜 **************************************************************************** *** 有人問睦州大師:我們每天要穿衣服、吃飯——怎樣才能從這一切中解脫出來? 睦州回答說:我們穿衣服、我們吃飯。 問的人說:我不明白。 睦州答道: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飯。 **************************************************************************** *** 1. 禪的意義 禪是什么?禪是一種非凡的成長。由于包含了很多危險,所以禪的這種可能性極少成 為現實。曾經有很多次,這個可能性存在過——某種靈性事件本來應該成長成為象禪一樣 的東西,但是它從來沒有達到過它的極致。只有一次,在人類意識的歷史上出現過象禪 一樣的東西。禪是很罕見的。所以首先我要讓你們明白禪是什么,因為除非你們懂得, 否則這些禪的故事對你們不會有所幫助。你需要知道完整的背景。在那個背景中、在那 個來龍去脈中,這些故事會變得明白易懂——你會突然把握它們的意思和意義,否則它們 的這些意思和意義是支離破碎的。你可以欣賞它們,有時候你可以嘲笑它們;它們富有 詩意,它們本身是美麗而獨特的藝術品,但是僅僅看這些故事,你將不能看透禪的意義 。 所以首先試著跟著我慢慢看透禪的成長——它是如何發(fā)生的。禪在印度出生,在中國成 長,而在日本開花。整個情況是罕見的。為什么它在印度出生卻不能在這兒成長而不得 不尋求另一片土壤?它在中國長成大樹,卻又不能在那兒開花,它不得不又一次尋求一 種新氣候,一種不同的氣候——然后在日本它象一棵櫻花樹一樣開放出成千上萬的花朵。 這不是巧合的,這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沉的內在的歷史。我要向你們揭示它。 印度是個內向型的國家,日本是個外向型的國家,而中國正處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 印度和日本是絕對的對立面。那么種子怎么會在印度出生而在日本開花呢?它們是對立 的,它們沒有相似的點;它們是矛盾的。還有,為什么中國正好處在中間,給它提供了 土壤? 種子是內向的。試著去理解種子的現象,理解種子是什么。種子是不向外伸展的;種 子其實是轉向自身的。種子是內向的現象,它是內心的——它的能量是向內移動的。那就 是為什么它是一棵種子,一棵包裹著的、封閉著的、完完全全脫離于外在世界的種子。 事實上,種子是世界上最寂寞、最孤立的東西。它在土壤中沒有根基,在天空中沒有枝 葉;它和大地沒有聯系,和天空沒有聯系。實際上它與四周沒有關系,種子完全是一座 島嶼,一座孤立而內陷的島嶼。它不與其他東西牽連。它的四周包裹著一層硬殼,它沒 有窗,沒有門;它走不出來,也沒有東西進得去。 種子對印度來說是很自然的。印度的精神能夠創(chuàng)造出有生命力的種子,但不能夠給它 們提供土壤。印度是一種內向型的意識。 印度說外在世界并不存在,即便它存在,它也是由構成夢境的相同材料作成的。印度 的整個精神就是在試圖發(fā)現怎樣逃脫外在的世界,怎樣進入心靈的內在洞穴,怎樣歸于 自己的中心,怎樣才能認識到存在于外在意識的整個世界只不過是一場夢——最好的也不 過是一個美夢,最差的也不過是一場惡夢;不管美夢還是惡夢,就其實而言,它是一場 夢,人不應該太在乎它。人應該覺醒,并且忘掉這外在世界的整個的夢。 佛陀,摩坷毗羅,梯洛帕(Tilopa),喬羅迦陀,迦比爾的整個努力,努力,,他們 的這個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努力,始終就是怎樣擺脫生死輪回:怎樣封閉你自己,怎樣完 全斬斷你的一切關系,怎樣變得獨自一人、超然于世,怎樣向內走而忘掉外在。那就是 禪誕生在印度的原因。 注:摩坷毗羅(Mahavira):即筏馱摩那,耆那教創(chuàng)始人,耆那教徒尊稱他為大雄, 大雄音譯為摩坷毗羅。——編注 喬羅迦陀(Gorakhnath):印度教瑜伽師,通稱穿耳瑜伽的創(chuàng)始人。所著《高羅剎羅 詠》是穿耳瑜伽師的基本經籍。——編注 迦比爾(Kabir,1440- 1518):印度神秘主義者、詩人。是迦比爾道、錫克教以及許多教門的先驅。——編注 禪的意想是dhyan。Zen是dhyan的日語變音。Dhyan是印度意識的整個努力。Dhyan意 味著極其孤單、極其沉浸于你自身的存在,以至于連一點簡單的思想都不存在。實際上 ,在英語里沒有直接對應的譯名。Contemplation不是準確的譯名。Contemplation的意 思是思想、反思。甚至連meditation也不是準確的譯名,因為meditation(冥想)涉及 到一個冥想的客體;它意味著有某些東西在那兒。你可以冥想基督,或者你可以冥想十 字架??墒莇hyan意味著極其孤單以至于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被冥想。沒有客體,只有單純 的主體存在——一片沒有云彩的意識,一片純凈的天空。 當dhyan這個字傳到中國時,它變成了ch’an(禪)。當ch’an到達日本時,它變成了 Zen。它們來源于同一個梵語dhyan。 印度能夠孕育出dhyan。數千年來,整個印度意識都走在Dhyan的道路上——怎樣去掉一 切思想,怎樣扎根于純凈的意識之中。伴隨著佛陀,這棵種子誕生了。以前很多次,在 釋迦牟尼以前,這棵種子就存在過,但是因為它不能找到合適的土壤而消失了。如果把 這樣的種子給予印度意識,那么它將消失,因為印度意識是越來越向內移動的,這棵種 子會越變越小,越變越小,越變越小,直到有一個時刻,它變成了無形的,一種向心力 使東西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原子——直到突然間它們消失了。在釋迦牟尼以前,有很多 次,這棵種子誕生過——釋迦牟尼不是第一個精心、然后成為一個禪者(dhyanri)——一個 偉大的靜心者的。實際上,他是一長系列中的最后一個。他自己記得他以前有24個佛。 另外還有24個耆那教的替沙克,他們都是靜心者。他們不做別的,他們只是靜心,靜心 ,靜心,直到一點,在那兒唯有他們存在,別的一切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注:耆那教:在南亞次大陸產生和流傳的一種宗教。“耆那”(Gina意為勝利者)是該 教傳說中的創(chuàng)立者筏馱摩那的稱號。公元前6- 前5世紀與佛教同時興起,是當時反對婆羅門教的思潮之一。該教一直保存到現代?!?注 種子伴隨著帕拉斯那特(Parasnath),伴隨著摩坷吡羅,尼米那特(Neminath), 以及其他人誕生過,然而它留在印度意識中,印度意識能夠孕育出種子卻不能夠成為它 合適的土壤。它向同一個方向不停地運動,那么種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小,象分子、原子 ,直到消失。那就是在《奧義書》那兒所發(fā)生的;那就是在《呋陀經》那兒所發(fā)生的;那就 是在...
056-春來草自青(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